|
须弥是梵语,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妙高。据说很可能是指喜马拉雅山。喜马拉雅山在古印度的北面,被古印度人认定为世界的中心,所以,这个妙高山也就是须弥山,就是古印度佛教所认定的世界中心。还有人认为更具体一些,具体到冈仁波齐。在古印度佛教中,有一个想象中的宇宙模型,这个模型十分复杂。在这个模型中,须弥山处于宇宙的中心,从平面方向上看,须弥山的周围是大海,就是六祖说的一切大海。跨过大海,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大洲。分别是东胜神洲、南赡部洲、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。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的花果山在东胜神洲,为了学法他先来到了南赡部洲,后来又漂洋过海,到达西牛贺洲,在这里找到了他的老师须菩提。在这四大洲中,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生活的地方,是南赡部洲。这是平面的方向。从立体世界看,须弥山坐落在地轮之上,而地轮之下还有金轮、水轮和风轮。这个构造有点像《周易》的艮卦,金轮是实的包裹在上面,下面的水轮和风轮都是虚的,一阳两阴,象征着山。须弥山的上方是三界的天,分别为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。欲界有六层天,从下往上,分别是四大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。第四层的兜率天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天,是一个从天上到人间的空间站。据说释迦摩尼佛在成佛前,就是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的。而未来佛弥勒也住在这里,时刻等待着将来降临人间。这些来来往往的佛为什么住兜率天?因为兜率天的意思是妙足天。是一些智慧具足的人常住的地方。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知足的人常住的地方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是个特别容易知足的人,那么你就是兜率天的常客。我们普通的人虽然不可能长年住在兜率天,但偶尔知足一下,也算是偶尔造访一下兜率天。第二层是忉利天,据说释迦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就住在那里。佛祖为了给母亲说法,曾经专门升到忉利天。而天、人、阿修罗等六道都在欲界之中。往上的色界是第二界,色界已经摆脱了欲望,但仍然是有形的,所以叫色界。色界共有四重天,分别是初禅天、二禅天、三禅天和四禅天。无色界是第三层,也就是最高层。这里不仅摆脱了欲望,而且还摆脱了形状,所以叫无色界。无色界也有四重,从低到高,分别是空无边处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,最高一层的非想非非想,是三界中的最高境界。从平面到立体,就组成一个完整的小世界。这样的世界一千个组成一个小千世界,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,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。因为三个千递进,所以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。三千大千世界组成一个佛土。由此完成佛教眼中的宇宙模型。当然,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,它反映了古印度的某种宇宙观,没有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意义对应。 |
|